11 月 14 日,贵州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内科医生发文,将他们科室医生的工资绩效情况展现在了大众面前,这一消息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从这位医生的披露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三甲医院普通医生的工资着实低得让人惊讶。那张 8 月份的工资绩效发放表上,整个小组不超过十名医生,最高绩效工资仅为 3729 元,最低的更是只有 1620 元,大部分医生的绩效工资都在 2000 元左右徘徊。这一数字,对于三甲医院的医生来说,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
要知道,三甲医院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医疗水平高、资源丰富的地方,医生们也应该有着与之相匹配的收入。然而,现实却给了人们沉重的一击。 工资低已经让医生们的生活面临诸多困难,可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看似不稳固的饭碗似乎也随时可能不保。
贵州的这名医生表示,医院近期召开了中层干部会议,会议的核心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今年医院亏损严重,目前亏空已达 5000 万。领导们反复强调医院的困境,这让人们隐隐感觉到裁员的风暴即将来临。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名医生再次发文称,医院确实开始了变相裁员。
首先,医院发出通知,建议编外人员积极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服务。试用期为 6 个月,待遇每月 2000 到 2500 元,还有四险一金。这一举措让医生们感到困惑和不满。他们在医院工作得好好的,为何要去应聘社会工作者呢?而且,每月 2000 多的工资,在如今的生活成本下,能否养活一家人都是个问题。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去抢环卫工的饭碗,实在是让人于心不忍。
其次,合同到期不续签也是医院变相裁员的一种方式。很多护士到现在都还没有被叫去续签合同。在过去,这根本不是问题,医护人员完全不用担心医院不续签合同。按照以往的认知,现在的年轻医护人员虽然没有编制,都是合同工,但只要愿意干,还是能够安稳干到退休的,这与私企的合同工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现在医院的做法却打破了这种认知。不续签合同,就意味着医护人员无法继续在医院工作,想干到退休更是不可能,这无疑就是裁员。
一名深圳的医生在社交平台上透露,深圳各大医院纷纷迎来“降薪潮”,医院或将面临艰难处境,“苦日子”还将继续。在相关评论区,深圳某大三甲一位隐匿姓名的主任医师真诚地袒露心声。他表示,这次深圳大型医院的降薪潮针对的是高薪医生,资历不深、收入低的医生不用担心。
以他自己为例,之前他的基本工资加上绩效,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补助、多点执业的收入,一年能有不错的收入。但预计未来,他的收入砍半可能都不止。这是因为政策上已经明确表示,要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职称医生之间的收入差距。
翻看各个评论区,我们可以看到在深圳地区,不同职级的医生都在反映降薪。有的说绩效降低 30%,有的说降低 50%,大家都在大吐苦水。
在医生降薪和合同不续签的新闻被热议之时,张雪峰对于医生工资的看法也引起了广泛讨论。近期,一位来自山东的家长连麦张雪峰询问道:“我家姑娘高三了,学的是物化生,预估高考分数能达到 650 分左右,现在孩子比较理想的专业是临床医学,想要拿高工资,不知道以后收入情况怎样,跟航空航天专业相比如何?”
张雪峰回应道:“医生挣得多的是真多,挣得少的是真苦。医生收入两极分化很严重,上限和下限差距非常大。”随后,家长又问:“按照目前医疗市场的形势,以后医生还能挣很多钱吗?”张雪峰又回应道:“医生收入跟当前形势没有关系,也和三明医改没有关系,工资的多少和科室以及医生的良心有关。”
确实,目前国内医生的收入上限和下限差别非常大。如今,经营不好的医院在降薪,头部大三甲也在降薪,顶尖医生的收入和普通医生的收入差距确实很大。我们急需一种医疗改革来止住中小型医院的惨淡经营,也更需要在医疗公益性上更进一步。
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三甲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降薪和裁员不仅影响了医生们的生活质量,也对医疗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公立医院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利益,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提供坚实的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