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诊完最后一个患者,他才站起身,活动筋骨,喝上两口只剩余温的茶水,随后和学生复盘起上午的诊疗情况。
樊新甫,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安徽省第三批次中医学术经验和临床技术传承人。同时,他还兼任安徽省中医骨伤质控中心和安徽省基层中医药质量控制中心的主任。
自1990年从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满打满算,今年是樊新甫从医的第35个年头。35年来,樊新甫始终扎根一线,“把爱好当职业,把工作当事业,如何让患者好看病、看好病是行医的最大追求。”
刚参加工作之初,樊新甫就职于老家泗县中医院。虽然那会年轻,但凭借高超的推拿手法,让他的名气在县城不胫而走。
“口口相传,一天至少要接诊20多名患者,有的甚至从外地慕名而来。”樊新甫回忆道,也正是那几年的基层经验积累,让自己对中医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医讲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基层待的时间越长,樊新甫越明白:中医绝不是照抄照搬就行,而是要结合临床实践,积累大量病例经验,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中医也并不单单只是推拿、拔罐、刮痧,还有很多自己未曾涉及的领域。
名气之下,樊新甫没有止步,而是加倍努力去捕捉、回应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同时不断学习中医经典、医案,在实践中勤勉钻研、提高中医诊疗能力。
“当时一边上班一边考研,天天早起背英语,晚上复习专业课,动力来自于患者的信任。”樊新甫坦言。
2003年,樊新甫顺利“上岸”考上研究生,随后读研期间,他又主动申请去上海进修,正是凭着这股闯劲,为他在中医骨伤学科上的建树打下了基础。学成归来,他成为芜湖市中医医院引进的第一批研究生。
熟悉樊新甫的患者知道,问诊的时候,他总会耐心沟通。因为在他看来,了解患者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什么病更重要,在问诊中得知患者的生活习惯,分析其病痛成因,常常有助于进一步的诊疗。
用情沟通、用心体悟、用力诊疗,鉴于在关节骨科、脊椎骨科上的成功范例,让樊新甫的诊室外总是排起长队,门庭若市。“我们都在樊大夫这里看病”“听朋友介绍樊大夫医术好,专门从外地赶来的”……采访中,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担任芜湖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之前,樊新甫平均下来,一年要参与600台骨伤手术,忙起来的时候,手术台上一站就是一天。即便是现在,忙于行政业务的他,依旧“刀耕不辍”,常年利用中午和周末的休息时间,为患者手术。
行医35载,樊新甫对中医骨伤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告诉记者,一方面要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复位手法继承好,另一方面要发挥好中医药的关键作用,让患者不手术也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手术住院率,最重要的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采访的当天下午,樊新甫高铁赶赴苏州,考察智慧医院、5G电子病历等相关事宜。“我们要继承好传统,但不能拘泥于传统,有了新技术的加持,可以让医生腾出空来,把更多时间让给患者。”樊新甫如是说。
“每一次耐心细致的问诊、每一张严谨审慎的处方、每一台高难手术的处理,都记录着中医的积淀和传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治病救人刻在骨子里,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樊新甫如是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