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医者对话·能力|专业知识是击退病魔的“剑”

时间:2024-11-14

  因为与生命深度相连,医生这个职业变得特殊。平日里在医院中奔波,穿梭于手术室、门诊和病房;危难时刻成为“逆行者”,在最前线救死扶伤。什么是医生?怎样才算是一名好医生?在8月19日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成都日报锦观新闻采访了近20名医生,与他们进行了深度对话,即日起推出系列策划——“与医者对话”,将医生们对自己职业的看法记录下来。

  在砥砺前行的路上,不断学习新技术,探索新方法是医生的必修课。即使是已经从业30余年的“老医生”,被问及合格医生应该具备的品质时,仍旧会将扎实的专业知识放在第一位。大量的医学知识,扎实的手术基本功是救人的药,也是击退病魔的剑。“做出了千百倍努力,但仍旧无法改变疾病预后是一件非常挫败,且会有深深无力感的事情,所以要学习,更要钻研,要让自己具备帮助患者的能力。”

  “我妈能过上百岁的生日离不开陈医生的悉心治疗。”“多亏了陈医生,我的病才医好了。”说起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云凤,医院的不少“老患者”都会竖起大拇指。

  精通中医理论,也了解西医诊疗技术,作为中医肺病领域的领军人物,陈云凤一直致力于呼吸疑难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癌(含肺结节)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进行攻关,希望能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从医30余载,她运用独特的诊疗方法,救治了众多疑难病患者,让他们重获新生。

  “中医药治疗呼吸病的优势在于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特别是结合体质辨识及肺康复具有特色,在病情控制和减少复发方面具有优势。”说起自己的研究工作,陈云凤滔滔不绝,“我们要让全省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强大起来,让更多人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让更多患者受益。”

  致力于学科建设,不断推进医疗技术发展进步的,不止陈云凤。从1997年开始工作,到现在已经从医27年的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科研主任段明君同样在自己的领域攻克着难关。

  很多年前,精神科是名副其实的“冷门”学科。“那时候,大家觉得研究精神非常的‘虚’,加上学科本身不发达,大众认知度不够,很多和我一起的精神科医生都离开了。”段明君说。

  精神科和其他科不一样,有些病人会有攻击性,工作这么多年,段明君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面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他的第一反应不是逃开,而是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那时,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花了2年的时间适应环境,之后便开启了自己的研究之旅。想要了解人的精神世界,仅仅依靠专业书上的医学知识还不够,心理学、哲学、文学等都要研究。工作之余,一本书坐一天,成了他的常态。

  现在,随着对“精神”的了解越来越多,临床经验不断积累的段明君渐渐被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属认可。加上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学科建设得以推进,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作为学科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是非常开心的。”段明君笑着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图片 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小雪


上一篇:医生揭示睡眠不足的危险
下一篇: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