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直播领域五类突出问题,其中包括“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冒充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专业人员,借提供所谓“专业服务”带货卖课,开展不当营销。(8月13日 中国青年报)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网红医生”的出现本是医疗健康知识普及的一个新途径,然而,在非专业、非正规团队的运作下,部分“网红医生”借提供所谓“专业服务”带货卖课、开展不当营销,使得原本应严肃、科学的医疗健康科普变了味、走了样,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医疗健康领域的科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准确、权威、科学的医疗知识能够帮助公众预防疾病、正确应对健康问题,做出合理的医疗决策。然而,这些变味走样的“网红医生”,表面上打着“专业服务”的旗号,实则干着带货卖课、不当营销的勾当。他们利用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和对医生的信任,大肆推销各类产品和课程,而这些产品和课程的质量往往良莠不齐,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夸大病情、制造焦虑,误导公众,使得原本应是科学、客观、严谨的医疗健康知识传播变得功利和浮躁,其危害不容小觑。
“网红医生”乱象严重损害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医生本是救死扶伤、备受尊敬的职业,当部分“网红医生”为了私利而背离专业和道德,向公众传递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时,会让人们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专业性产生怀疑。长此以往,真正权威、有用的医疗科普声音可能被淹没在虚假和误导之中,导致公众在面对健康问题时无所适从,甚至可能因错误的信息而延误病情。
同样,“网红医生”走样的医疗科普会给患者带来直接的健康风险。医疗是一个极其专业和严谨的领域,未经严格验证和科学论证的产品或治疗方法被推荐给患者,可能会导致治疗不当、病情恶化等严重后果。比如,一些不正规的保健品或未经证实有效的偏方,在“网红医生”的推荐下,可能会让患者延误正规治疗,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追根溯源,“网红医生”乱象之所以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部分医生自身职业操守缺失,在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前,丧失了应有的原则和道德底线。其二,这也充分暴露出相关监管存在明显的缺失与不足。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针对“网红医生”的行为规范以及监管制度尚不完善,从而让一些非专业、非正规的团队有了可乘之机,能够操纵“网红医生”去进行违规操作。这种乱象若不加以整治,不仅会损害患者的利益,还会破坏整个医疗行业的良好形象和秩序。
要整治“网红医生”乱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应加强自律和规范,建立健全对医生参与网络科普的管理机制,医院和相关机构要对医生的网络活动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初心,不被商业利益所腐蚀诱惑。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明确“网红医生”的行为边界,制定详细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对网络医疗健康科普内容的审核和监督。对于那些借医疗科普之名进行虚假宣传、非法营销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惩。
医疗健康科普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方必须齐心协力,整治“网红医生”乱象,让医疗健康科普回归科学、理性、真实的轨道,为公众提供可靠、有用的健康指导,共同守护大家的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