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OFweek医疗科技网

时间:2024-07-07

  蓝鲸新闻6月18日讯(记者 屠俊)为了吸引新兴及创新行业公司赴港上市,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于2023年设立了《上市规则》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标准。近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邵雨婷 6月3日晚,“AI制药独角兽”晶泰科技(宣布,公司将于2024年6月4日至6月7日招股,拟全球发售股份1.87亿股,每股作价5.03港元至6.03港元,计划6月13日上午9时正式挂牌上市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4月17日,恒瑞医药发布了一份《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恒瑞医药表示,该方案旨在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

  过去一年,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A股上市的进程按下了暂停键。 2023年6月20日,智翔金泰的上市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因其“无产品上市、无产品收入、无利润”的状态而备受质疑

  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创新药研发企业上海爱信智耀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Ai

  第五次递表港交所的圆心科技,终于在今年2月迎来了过会的消息。 乍一听,圆心科技这个名字似乎是一家科技公司。实际上,这家公司的业务更多与医药行业息息相关。在互联网改造一切的年代,传统医药销售终端药房,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改造风口

  2024年,创新药行业注定风起云涌。 过去几年,市场已经诞生了一批研发、临床、商业化能力均极为突出的创新药企。这样的成绩,只是起点。这些选手仍在加速自我迭代,通过深入管线布局,努力跨越更高的门槛。 基于创新药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一家企业的进化都需要时间

  本文系深潜atom第773篇原创作品 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均有出色表现 花满楼丨作者 深潜atom工作室丨编辑 后疫情时代,健康观念深入人心,理论上为医疗AI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基础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站在2024年的新起点,人工智能再度引发广泛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纳入了“人工智能+”的字眼,这无疑推动人工智能重启“狂飙”模式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最近,曾被称为“AI医疗第一股”的鹰瞳科技,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财务报告。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鹰瞳科技实现营收2.039亿元,同比增长79.5%;实现毛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24.04%

  CEO的薪酬,总是会成为谈资,尤其是生物科技行业。因为生物科技行业诞生了诸多巨头,而这些巨头领导者的薪酬往往不低。 尤其在海外,跨国大药企的CEO,天价年薪是常态。2023年,艾伯维CEORicha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上演了一场“工业奇迹”。惊人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在任何产业,我们都能看到十足的韧性,生物科技产业也不例外。 当前,国内生物科技产业链成员,面临极为复杂的局面

  一个时代落幕了。 2019年至今,超过20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凭借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更是超过50家。 很多创新药、械企业上市,也诞生了很多造富故事。但如今,故事“戛然而止”

  成立仅7个月,顺利IPO; 资本寒冬,IPO超募3亿美元; 上市仅9个月,股价涨幅311%,市值达到40亿美元。 你很难想象,这些战绩,都是一家核心管线均处于临床前biotech,Apogee创造的

  近年来,美国为了维持其自身的霸权,采取了一系列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的举措,自2018年以来,先后有华为、大疆、海康威视等为数众多的中国科技企业,被美国列入了“制裁名单”。美国尝到甜头后,打压趋势开始愈演愈烈

  从众人追捧的明星医疗器械巨头,到开始担心能否平稳度过生存危机,微创医疗这一转变仅仅用时三年。 固然,这与外部因素有关。一个流动性泛滥的时代,既可以成就一家公司眼下的繁荣,也可以摧毁一家公司的未来。

  1月底以来,美国政客对于国内CXO等生物产业链的无端指控逐步加码,剧增了国内资本的市场厌恶情绪。 实际上,这也引发了海外医药产业的担忧。在不少药企看来,一旦CXO行业、生物科技行业因不可抗力被复杂化,可能会扰乱正在进行的药物开发计划,推迟或破坏旨在创造变革疗法的计划

  五度递表港交所,圆心科技4年亏损超20亿元,未来两年仍盈利无望 2月9日,据港交所披露,北京圆心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圆心科技”)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高盛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作者:潘妍 出品:洞察IPO 近期,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美科技)递表港交所主板,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值得一提的是,太美科技曾在2021年12月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申请,但在2023年3月的上市审核委员会中,因盈利能力等问题,其IPO申请被否决,未能过会

  出品 子弹财经 作者 段楠楠 编辑 冯羽 美编 倩倩 审核 颂文 对于部分医疗科技企业而言,盈利是无法解决的难题,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美科技”)便是如此

  文:权衡财经iqhcj研究员 李力 编:许辉 近日A股坏消息可谓连连,这要从CXO龙头药明康德AH股闪崩跳水开始,起因缘于美国众议院《生物安全法案》草案。药明康德此前披露的2023Q3财报,其在美国地区收入为194亿元,在公司当期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66%

  撰稿 多客 来源 贝多财经 1月29日,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美医疗”或“太美医疗科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毕井泉,在食药监局任职只有短短4年的时间,却通过一系列改革,“开启中国医药创新时代”。作为操刀过“722事件”、“44号文”、“一致性评价”的改革者,其势必对于当下生物医药面临的局面有着深刻的理解

  中国最大的生命科学研发和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经历了IPO冰冻时期后,生物技术行业似乎迎来了反转。 1月25日,CG Oncology成为首家于2024年成功IPO的生物科技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其通过此次IPO募集了3.8亿美元,超出了原先2亿美元的预期

  种下明天的种子! 作者:蒙多 编辑:吴双 风品:令煜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意的尽头是电商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用来形容圆心科技的港交所之旅可谓十分贴切。在第四次未能成功于6个月内通过聆讯后,圆心科技第五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四次递表未圆梦,恐怕与圆心科技的经营状况密不可分。近三年半来,圆心科技累计亏损已近24亿元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连续四次递表失效后,圆心科技近日再次向港交所递表,又一次发起上市冲刺。 2021年10月15日,圆心科技首次在港交所递表,那时候港股市场交易活跃,互联网医疗又是当时最火热的风口行业

  生物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是管线,临床数据的成与败更是直接决定着企业股价的涨跌。 在美股,因临床成功动辄暴涨50%的例子,不少见;当然,临床失败导致的暴跌也不少见。 当公司股价取决于临床,而临床需要众多人员的参与,这也为滋生内幕交易提供了绝佳土壤

  现阶段,全球人体呼出气体检测质谱仪研制厂商数量少,在海外市场中,主要是英国Owlstone Medical 人体呼出气体检测质谱仪,是一种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小分子挥发性有机代谢产物(VOCs)进行检测分析的仪器,可以实现多种疾病诊断

  《港湾商业观察》黄懿 2023年12月18日,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圆心科技”)第五次递交招股书,高盛及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根据港交所的信息,圆

  《港湾商业观察》黄懿 2022年12月30日,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分科技”)正式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在即将于1月11日召开的上交所上市委2024年第1次审议会议上,赛分科技获得了上会审议的机会,其能否通过决定着下一步

  大药厂加速并购,一级市场的基金也在蠢蠢欲动。 1月3日,高盛旗下的私募基金“Life Sciences I”关闭募集窗口。这是高盛首支专门针对生物科技行业投资的私募基金。言外之意,高盛认为现在是投资生物科技行业的好时机

  文:权衡财经iqhcj研究员 李力 编:许辉 12月29日问询的基因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基因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819.84万股,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

  今年ChatGPT爆火,制药企业也乘上了AI的东风。这由于AI 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缩短试验周期、节省成本、促进新事物发现,甚至于提升试验成功概率。因此,“AI+制药”让市场看到了新的风口

  作者 若楠 鸠白 排版 Cathy 监制 Yoda 出品 不二研究 互联网医疗下半场,圆心科技五闯IPO! 12月18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独角兽&rdquo

  文/陈根 想要减肥,除了迈开腿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则是限制饮食的摄入,也就是所谓的“管住嘴”。但怎么管住嘴呢? 理论上是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靠我们的意志力来克制自己的食欲,在一定的摄入后就不再进食,当然,这种方法是最好的,但难就难在,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上一篇:德国一农场暴发H7N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下一篇:医生是事业编制吗?业内人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