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王漫琪、温泽广报道:近日,“机遇香港”主题采访团深入调研位于香港东九龙的启德新急症医院项目建设现场。作为香港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启德新急症医院将建成香港首间开设神经科学专科中心的医院,拥有2400张病床,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过140万人次的专科门诊服务,是香港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
在项目建设现场,记者亲身见证了承建单位中国建筑国际集团“像造车一样建造房子”的新型建筑技术,各类智慧机器人、智慧管理系统、光伏发电玻璃幕墙系统、MIC模块化集成建筑产品等,令人目不暇接。拥有如此丰富的建筑科技应用场景,项目承建方负责人表示,身处科创机遇澎湃的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科技产品在海量应用场景中不断升级,变得更具生命力和实用价值。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中国的湾区,也是世界的湾区,不仅给中国带来了人才红利,也要为世界带来人才红利。”中建国际医疗董事长张毅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集团为香港建设项目配备了一支国际化、多元化的专家团队,既有内地来港的专才、高才,也有本地人才,还有外籍专家加盟。据张毅介绍,启德新急症医院项目体现了行业、地域等多重跨界,香港过去多年并没有很多医院建设项目,医疗建设专才有所缺乏:“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不只需要在香港去找人才,更应该从大湾区、从世界找人才,共同帮助香港建设一所一流的现代医院。”
张毅表示,人才来了之后,最难的是跨文化的管理和融合。“我们想把整个产业链打通,让大家都能在同一语境里讲话,打造大家心目中的好医院、好产品。”张毅认为,香港启德新急症医院项目其实可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缩影:在一个人才汇集之地,实现各种规则、机制的对接衔接。
“大湾区给我非常多的机遇!”站在记者面前的徐文清是一位“90后”年轻女孩,看上去略显青涩,实际上已是中建香港参与超大型医院建设的一位助理屋宇设备工程师了。
在江苏本科毕业后,徐文清在内地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了一段时间,最终决定来到大湾区,到香港理工大学继续学业深造,攻读环境与建筑专业。“在内地工作时做的项目相对来说比较小型,也曾参与过医院方面的建筑设计。刚到香港时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继续在医疗建筑方面更加精进。”徐文清说。
结果,香港果真给了她这样一个机遇。研究生毕业后,徐文清加入了中建国际医疗,首次参与香港目前超大型规模的启德新急症医院项目建设。“我负责的是MIC(模块化集成建筑)验收工作,虽然刚工作三个多月,但收获甚丰,以国际标准来要求自己,向成为国际性的工程师努力。”徐文清告诉记者,她希望借着这个机遇,从香港走向世界。